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分期及诊断治疗方案
1.临床表现和分期
(1)临床表现:各年龄都可发病,以中年最多,男性略多于女性,起病隐袭,进展慢;肝脾大,以脾大最突出,可呈巨脾。经过1~4年慢性期,逐步转化为急变期;约60%在转成急变期前,存在一段时间的加速期。
(2)临床分期
1)慢性期:病情稳定;
2)加速期:嗜碱性粒细胞>20%,原始细胞≥10%而未达急性期标准;
3)急变期: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>20%;或出现髓外原始细胞浸润。
2.实验室检查
(1)血象:白细胞显著升高(>20×109/L);
慢粒的典型——白细胞升高的同时嗜酸、嗜碱性粒细胞↑。
(2)骨髓象:骨髓增生活跃(降低的是再障),慢性期原始细胞小于10%。虽少但还是有。
(3)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(NAP)减低或阴性(阳性——再障);(阴性)——诊断慢粒;
(4)Ph染色体(费城染色体)阳性或者BCR/ABL融合基因(编码:P210)阳性——慢粒。
3.诊断和鉴别诊断
(1)白细胞升高的同时嗜酸、嗜碱性粒细胞也增多,碱性磷酸酶(NAP)减低或阴性,Ph染色体阳性或者BCR/ABL融合基因阳性,出现这些都是指的慢粒。
(2)慢粒与类白血病反应很好鉴别,上面这些慢粒出现的指标除了白细胞升高外它都出现不了或相反。
4.治疗方法:
羟基脲——血液学缓解有效;
甲磺酸伊马替尼(格列卫)——首选;
骨髓移植——根治。